【地评线】桂声网评:夯实“耕”基共襄小代码里的农业新机遇

发布时间:2024-02-15 来源:领导参访

  眼下,各地正争分夺秒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推动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。键盘成“新农具”,土地变得不平凡……越来越有“科技范儿”的农业代表着一个产业的技术变革,引领我们走向更高效、更绿色、更和谐的未来。广袤的中华大地上,正在孕育着无限活力和机遇。

 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,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。大力推进建设“田成方、土成型、渠成网、路相通、沟相连、土壤肥、旱能灌、涝能排、无污染、产量高”稳定保量的高标准农田,将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有利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、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,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随着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的深入实施,各地不断加大投入,采取农业综合开发、农田水利建设、土壤培肥改良等措施,有力推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15亿多亩永久基本农田中,已累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超过10亿亩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,管好、用好,土地就会有更高的“含金量”。

  建设高标准农田,科技支撑是关键。应该看到,科技的发展,尤其是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方法。不论是可以使渠道左右和底部一体成型,一天至少“造渠”三百米的新型浇筑机器,还是混合多种营养液、土质松软,用于补充新建高标准农田肥力的基质土……连日来,从北到南,各地正抢抓冬季农闲施工的黄金期,坚持科技赋能,推动农田“变身”良田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就要遵照高标准农田的国家标准,逐一落实田块平整归并、灌排设施建设,在土壤改良、农田建设、田间管理等所有的环节严把质量关,建设农田监控系统、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等必要的信息化设施,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、精准农业技术、智能化农业设备等现代化技术方法,发展智慧型农业,确保农田达到高质量标准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。

  高标准农田建设“三分靠建、七分靠管”。农业农村部发布的《关于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》部署“强化信息化监测监管”,提出“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应用,发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遥感监测等先进的技术作用,构建高标准农田立体化监测监督管理体系,实现农田建设全程信息化监控和精准管理。”建有智慧虫情测报站,分布着气象站、孢子捕捉仪等设备,帮助获取全面的农田环境信息;通过卫星遥感、航空遥感和地面站点监测等手段,实现对土壤墒情、作物苗情等各方面信息的高效采集与分析……无人化种田、天空地一体化监测、键盘代替农具,一些高标准农田通过数智化赋能护航“粮田良用”,以智慧为笔写出农业耕作新方式。实践充分证明,高标准农田有了高标准的田间管理,才能充分的发挥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化、机械化水平、农田灌溉、生态耕作的优势,为农业现代化一体发力。

  高标准农田是播撒希望的平畴沃野。让我们从建设、管理,到运营维护,高标准农田的全过程、所有的环节加强科学技术创新,推动形成良田良制、良种良法、农机农艺相融合与集成应用的格局,让农田孕育出更大的机遇。(黄宗跃)